助教感受

起因

这学期的TA生活正式开始了,刚刚过去的一周终于正式给小本们上课了。有一点体会记录下来,不过只是初步体会,将来可能再写一个总结。

美国的本科教育

美国的高中,特别是公立高中其实没有统一的大纲和要求,这就导致高中毕业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所以相应的大学班级就有对应的区别,具体来说就是chem103,104和109。数字越大,节奏越快,要求也越高。我教的 103 基本上就是给高中啥化学都没学的学生选择的入门课程。事实上,班上就有从历史系来的学生,所以相应的教学就要偏向基础和循序渐进。

教学安排

应该这么说,美国老师花在教学上的时间比中国老师的时间多得多的。很多老师都会专门准备课件而且和学生经常面见交流。当然受限于美国人的数学和知识水平,不少情况下教学生确实很累。最大的累在于你需要把自己的水平下降到小本可以理解的水平。这对于教授这样的PhD高手其实是最难的。

当然,作为本校除了数学基础课外最大的公共基础课,这门课有将近2200个学生,光是助教就需要90个。要知道是一个助教负责40个学生。当然不得不说,不是每一个助教都是直接负责教课,很多助教其实是辅助和协调,比如如果当值助教有事情的情况下,就会有辅助助教顶上去。当然辅助助教一般都是高年级老学生,所以即使仓促上阵也是能撑住场子的。

就教学深度上说,我个人的看法是不是特别困难,但是考虑到很多美国学生的基础。其实这个节奏是比较快速的,同样的内容很多中国高中是需要不断讲解,不断做题加深学生的理解。美国的课程可能题目出的不是特别难,但是老师的讲解和学生你做题的时间同样也不多。很多时候都是教授布置下去,学生自己学习。在课堂上,300人的大课堂其实主要看学生自觉。

当然美国人这样设置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点,这就是为什么会招收这么多PhD学生了。因为很多时候都是助教带领学生去练习如何运用概念,说得更直接点,如何应试。应该说,中国的教材在改革开放后主要就是抄袭美国的教材和教学体系,所以看到这些习题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同样,如果班上有中国的高中生往往他们都是这个班上的大神级别人物。

对于一个普通的美国学生而言,这门课其实是负担很重的。从教材,到各种点名软件,各种辅助教材,各种实验器材,大概还要花200刀的杂费。这还是一门课。这这么算下来,负担还是比较重的,在加上很多高中生来了之后会有巨大的心理和生活挑战。比如在我和一个学生交流的时候,那个学生告诉我,她害怕上课,因为她来自威斯康星的某个农村小镇,她们的小镇自给自足,大概两百人出头,她平时没见过300个人在一起上课的。不过大学本来就是需要你适应新的社会,新的环境。

助教感受

这部分可能不太逻辑,因为是感受所以写得比较随意。

第一个感受是累。

这一周,基本上我从周二到周四都是比较忙的,特别是周二,周四。周二,周四早上6点起来,简单吃个早饭,7点出发去学校,因为我是7:45第一节课。当然你要早点去准备各种材料。这样到了7:45,开始上课,50分钟。作为一个非母语助教你还不得不提高警惕,集中精神。然后15分钟转场,就是第二节课。第一节课结束还有小本来问各种问题,不得不尽快解决容易解决的。不能快速说清楚的就让他们发邮件。然后第二节课又是50分钟。之后,有个50分钟休息,我会去买午饭。因为11点到2点就是整整3个小时的实验时间,这3个小时你不得不在实验室不停的关注小本。因为化学实验,虽然一开始比较安全但是到了后面还是会用到酸碱等等。结束了,2:20又会有其他课程等等。等这一天忙完了还要给小本们改作业加实验报告。

当然周三还有两个小时的Help Desk时间。就是我需要在助教办公室坐班,然后有问题的小本会来问问题,基本上这个时候就是遭遇战。因为和讨论课不同,讨论课我设定议程,这个时候是小本来问问题。很多时候都是很累的。因为来问问题的小本往往会有些基础不好或者概念不清,你就需要从头讲起。不过美国你人有个好处,懂就是懂,不懂就说不懂。这样至少知道怎么帮助他们。

作为物理系的同学很多时候我都需要重新学习下基本的课程然后确保自己理解,当然有的时候还是会出现一点问题。只能自己继续努力。

第二个感受是美国人真的是尊重学生。

虽然说我们会给小本打分等,但是其实美国的高校在各个方面都是非常尊重小本的。比如每个课前我都需要给小发邮件告诉小本明天有什么任务。结束了,你还要给小本邮件告诉他们今天学到什么,我们怎么改进。当然这样的好处就是自己的写作水平直线飙升。因为每次邮件都是要用自己的语言总结需要掌握的知识。

第三个感受就是口语。

现在是基本上每次都要在代助教的两天讲5个小时的英语。说实话,我觉得这个对于每一个非母语的PhD都是非常好的训练,因为很多美国小本都是母语,你说得不好他们都能理解,所以你的教学目标不耽误。但是每次都让你不断练习口语,特别是告诉自己必须说出来,不会也必须找个方法说出来。事实就是如果你不断练习口语,口语就会不断进步的。当然了,我还要感谢这些学生,听一个非英语母语的PhD用英语和他们每周说5个小时化学,really appreciate。虽然估计他们看不懂中文。

第四个感受就是教育其实是双向。

如果要是遇到那种自己不认真的学生其实你很少有很好的方法,我们只能不断提起基本的知识点,然后给他们练习。但是总有那么自己学生自己不认真学习,单个助教能做的不多。不过助教团队里面有专门的负责这些学生的特别助教,我们可以向他们报告,他们会专门跟进。一般是一个月后或者第一次考试后,会有专人跟进需要帮助的学生。

总而言之,美国的教学质量还是不错的。主要目标在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和适应大学风格的能力。这样的能力可能也是国内需要学习的。当然难度确实是个问题,主要是因为学生的数学基础导致了不得不降低难度。但是综合而言还是比较合适的。同时如果真的是那种有能力的学生,应该去上chem109高阶课程。可以说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同时就国内的教学而言,除了985这样的高校,其余的高校其实难度也不及美国的高校。

总结

其实还是很有收获的,好好工作,好好学习。

Written on September 10, 2017